• 安宁河谷能否成为“第二个成都平原”?

  •     

      不少代表委员建议,从中央层面强化政策支持力度,加强安宁河谷的综合开发

    两会视线

    □川报集团特派记者 王成栋
      “插根筷子都能活!”提起家乡安宁河谷,全国人大代表,凉山州西昌市安哈镇长板桥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余彬很是自豪。在余彬看来,这里的农业生产条件完全不亚于成都平原。
      和余彬一样,今年全国两会上,不少代表委员建议,从中央层面强化政策支持力度,加强安宁河流域,特别是安宁河谷的综合开发,打造四川的“第二个成都平原”。
      安宁河谷有何魅力,让代表委员们如此看重?距离真正成为“第二个成都平原”,安宁河谷还有哪些路要走?记者采访了部分代表和委员。

    优势明显 安宁河谷是粮仓也是致富的希望
      安宁河谷综合开发为何成为热词?“这既是落实中央部署的主要抓手,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
      在3月8日与国家发展改革委视频连线时,全国人大代表、省生态环境厅厅长王波建议,将安宁河谷综合开发上升到国家层面。
      先看中央部署。“首先,保障包括粮食在内的初级产品供给,已是中央明确的战略性问题。”全国人大代表、省政府副秘书长降初说,近年来,随着外部环境日趋复杂,保障重要农产品供给的重要性不断上升。
      四川作为地形崎岖的农业大省,面临稳定提升农产品产量的重要课题。重点之一,是在成都平原之外,开拓新的集中连片现代农业生产区。
      在此背景下,安宁河谷的重要性越发凸显。作为我省农业生产条件最优越的区域之一,安宁河谷内平原面积达960平方公里,位居四川第二。同时,得益于优越的光热资源,河谷内已构建起优质烟叶、蚕桑、粮油和果蔬等为主导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去年,安宁河谷粮食产量接近161万吨,占全省总量的4.5%。
      再看乡村振兴。曾在凉山工作多年的全国人大代表、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主任苏嘎尔布说,凉山曾是深贫堡垒和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强化对安宁河谷的综合开发,将有利于大小凉山地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安宁河谷的特色农业效益很高,用工量也很大。”代表委员们注意到,此前的摸底显示,安宁河谷是整个攀西地区吸纳脱贫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创业的重点区域。实施安宁河谷综合开发正当其时。

    补齐短板 不仅要重点解决灌溉问题,还要确保“良田粮用”
      拥有先天优势,安宁河谷距离成为“第二个成都平原”还差在哪里?
      “缺水。”全国人大代表、省水利厅厅长郭亨孝说,影响安宁河谷成为“第二个成都平原”的最大制约因素之一,是水资源短缺。
      监测显示,作为全省光热资源最富集的地区之一,安宁河谷也是全省年蒸发量最大的区域之一。因此,当地布局农业产业时,必须提前和优先配套水利工程。
      郭亨孝建议,应尽快启动安宁河引调水工程,布局建设安宁河流域现代水网体系,加快推进安宁河流域的大桥水库、米市水库、引雅济安等水利工程建设和前期准备工作,确保安宁河谷“旱能灌”。
      除了灌溉,安宁河谷还面临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问题。
      “良田必须要粮用。”住川全国政协委员、四川农业大学校长吴德说,当下,安宁河谷农业产业仍以水果、蚕桑、烟叶等特色农业为主,安宁河谷要真正变为“第二个成都平原”,必须在解决灌溉问题之后,逐步将特色农业产业“请到山上,转到坡上”,为粮食种植腾退出空间。“一来,并不影响农户收入;二来,为粮食生产保证足够的优质耕地。”
      调结构,还剑指更大的梦想。“必须攻克种业的‘卡脖子’技术。”苏嘎尔布介绍,得益于独特的光热资源,安宁河谷在农业育种方面极具优势,是国家层面明确的优质玉米育制种基地。目前,河谷内已聚集西昌玉米现代种业园区等种子繁育基地和平台。
      苏嘎尔布认为,在打好种业翻身仗的背景下,应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倾斜资源,依托既有的基础,在安宁河谷创建“中国凉山·安宁河现代农业硅谷”,为安宁河谷高效农业发展再添新动力。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