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把握内在本质 持续夯实安全底板
以高水平本质安全护航高质量发展
四川省水利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安委会主任王华
安全是企业发展的前提,是竞争力和效益的保障,更是企业行稳致远高质量发展的基石。今年6月是第24个全国“安全生产月”,水发集团始终坚持把防控重大风险、维护安全稳定作为重大政治责任和政治检验,坚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抓细抓实安全生产各项工作,全力推动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六项机制”落地见效,坚持科技兴安、科技促安、科技强安,大力发展水利新质生产力,努力补短板强弱项,全面提升工程建设管理质效和本质安全水平,以高水平本质安全护航高质量发展。
一、准确把握发展与安全之间的内在联系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命关天,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必须作为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如何以“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为基准,统筹好发展与安全的关系,是每个企业负责人履行安全生产职责时所要处理的首要任务。
安全生产工作坚持党的领导。水发集团积极践行安全发展观,强化政治引领,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党委会第一议题进行学习,进一步树牢安全发展理念。坚持法治思维,履行法定责任,以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为准绳,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践行“三管三必须”要求,依法建立健全全覆盖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和责任清单;坚持底线思维,精准把控极端风险与重大隐患,注重源头风险防范,强化安全风险防控和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
水发集团在省委省政府、水利厅党组的坚强领导下,已全面开工建设亭子口灌区一期工程、向家坝灌区一期二步工程及已通水的一期一步工程,输水线路约840公里,其中隧洞约500公里,高大渡槽约60公里,工程建设呈现点多、面广、量大的特点;同时围绕“六横六纵”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抢抓超长期特别国债等政策支持,抓紧开工建设引大济岷、长征渠、向家坝二期等“1大1长3个二”跨市(州)重大水利工程,加快形成“系统完备、安全可靠,集约高效、绿色智能,循环通畅、调控有序”的水网体系。加之供水厂、水电站、PCCP管材厂等经营业务板块不断拓展,水发集团涉水全产业链大发展格局已基本形成。
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断提高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政治能力、战略眼光、专业水平,统筹发展和安全,牢牢守住安全生产风险防线。
二、准确把握“六项机制”的核心内涵
2021年水利部创造性提出“建立风险查找、研判、预警、防范、处置和责任等全链条管控机制”,将“双重预防机制”进一步实化细化,作为水利安全生产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来抓。“六项机制”与标准化、双重预防机制等看似形式各异、各有侧重,实则互为支撑,只有正确理解其与既有体系之间的协同与演进关系,才能起到“1+1>2”的效果。
一是深刻理解“六项机制”的本质是方法论。“六项机制”着重强调风险的动态性与全过程闭环管理,通过全套流程对既有安全管理体系进行“验证”,精准识别关键环节和薄弱点,持续改进并补充完善,这与水发集团内部开展的“找漏洞、补短板、强监管、保安全”专项行动不谋而合。
二是明确“六项机制”最终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水利部“六项机制”实施工作指南明确了6个环节、21项工作、59个具体动作。按水利厅要求,今年水发集团“1+7”要完成“六项机制”建设评估验收全覆盖目标任务。完成了统计表格、图栏卡牌等规定动作并不意味着“六项机制”就落实到位了,其实这只是开头,最终还是要看危险源找到了没有、风险预警了没有、措施到位了没有、责任压实了没有,能不能解决实际工作中安全生产方面存在的问题,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是掌握“六项机制”提质增效的新要求。水发集团构建长效机制,抓住推进“六项机制”建设为年度重点工作的“牛鼻子”,水利部《水利监督工作简报》宣传报道了亭子口灌区“六项机制”创新应用实践典型案例,并在全国水利系统推广。同时我们积极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达标,并基于亭子口、向家坝灌区工程建设中积累了大量数据,开发一套适合业务化运行的综合安全评价系统模型,科学、全面、高效地评估重大水利工程安全生产状况,形成“常态化查找辨识、精准化预警防范、科学化应对处置”的智慧风险管控系统,提升跨市(州)重大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质效。
三、准确把握顶层设计与层层落实的上下贯通
抓好安全生产的本质是“顶层设计+全员落实”,管理的关键在“治”,责任的落脚在“实”。如何让全体员工实现“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我能安全”的根本转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挑战。
一是统一思想,压紧压实安全责任。水发集团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3200余份,自主开发“扫码履职”“有奖举报”小程序,明确规定各类安全管理人员现场履职要求,常态化发现问题并及时闭环整改销号,以“一杆子插到底”的态度加强安全生产“最后一米”管理。今年已召开3次安委会全体成员会议,深入分析研判当前安全生产形势,研究部署安全生产重点工作。成立由集团领导班子带队的专项督导检查组,紧盯“包片负责”的下属企业和分管业务领域,重点对在建重大水利工程、水电站等,开展重大风险、重大隐患排查整治10余次,按照“一点一策”的要求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着力从根本上消除隐患、解决问题,坚决做到不安全不生产。
二是加强管控,消除重大事故隐患。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扎实推动“六项机制”走深走实,重点聚焦“人防、技防、工程防、管理防”措施持续发力。依托资深专家智囊团,聚焦重点时段,扎实开展专项监督检查,并组织对水利厅印发的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指引的宣贯培训,点对点开展专业帮扶指导,充分发挥专家智库作用。认真执行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办法,契合“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查找身边隐患”的安全生产月主题,打通由下而上隐患排查治理通道,坚持铁心铁面铁腕铁纪,从严开展内部追责问责,倒逼责任落实。
三是夯实基础,提升应急管理水平。水发集团始终遵循“管理规范化、工作制度化、制度流程化”的思路,先后制定印发了监督检查、事故隐患排查、专项考核和责任追究等管理制度28项,构建起全覆盖全流程的安全管理制度体系。率先在四川水利行业完成《水利工程建设安全文明绿色施工标准化管理指引手册》,并将其作为合同约定的安全管理内容,全面推广应用到在建工程。健全完善抗震救灾、洪水灾害防御等应急预案体系,制定综合应急预案23项、专项应急预案310项、现场处置方案119项,形成了上下协调联动,三类预案互相补充配合的良好局面。组建了专(兼)职应急抢险队伍66支,配齐配足应急物资装备,制作了应急救援力量一张图。实战化开展了重大水利工程综合应急演练、防洪度汛、地灾防治等专项演练,四川水发应急抢险突击队参与了去年“7•20”雅安汉源山洪泥石流抢险救援,全面展示了集团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成效。
四是全员参与,涵养企业安全文化。利用“安全生产月”“防灾减灾宣传周”和“消防宣传月”等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全体员工在6月16日观看“安全宣传咨询日”公益讲座,开展“盛世兴水建水网·治水兴川润天府”重大水利工程劳动竞赛、“安康杯”竞赛等多种形式的安全生产培训教育,大力提升员工安全相关知识和技能水平,做好安全文化建设。
安全生产的本质核心是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职业健康,责任重于泰山,永远在路上。水发集团将更加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爱岗敬业、低调做人、潜心做事、争创一流”的企业文化,高质量高标准抓实抓细抓好安全生产各项工作,筑牢安全生产防线,为新时代四川水利高质量发展贡献水发力量。